1. Map Your Way
第一组的调研课题为“请为我指路”(Show Me the Way)。小组将其成果展示命名为Map Your Way。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使用着各种各样的地图,尤其是导航地图。我们经常遵循着手机上的路线指示找到要去的地方,却很少会去思考地图背后的逻辑。看似简单的路线地图,其中的设计却十分复杂,它不仅仅描绘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径,其本身也是对于方向的视觉化呈现和沟通工具。该组从路线的导航地图出发,思考其背后设计的逻辑,比如地图中哪些要素是必需的,各种各样的图示标注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人们又是通过哪些元素或者图示去识别路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于空间的图示表达会有哪些不同,他们之间是否会有关联。
带着以上问题,4位小组成员在南京大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街头展开了调研。调研之前,小组设计了一份简单的统计信息表,包括调研时间、地点、天气,被采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心情。4位成员扮演手机没电的问路者,向过往行人询问南京大学的位置,并请求行人为自己画一张地图。最后收集了51份样本及地图。之后,小组成员又请来3位男士和3位女士对这些地图样本的清晰程度进行评估。
通过提取地图中的元素,如线条,图示,街道名称等,小组成员为样本建立了一份详细的数据库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路线地图中最重要的元素即线条,路径的起始点以及图示的说明。而人们认为最清晰的地图中包含的元素则包括线条,起始点,街道名称,箭头,方向,预估时间和预估距离。
该小组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地图,包括热心路人依百度地图描绘出来的路线,也有热衷美食的年轻大学生以美食为参照点标注的路线图,以及用简介的线条勾勒出来的清晰路线。
接下来,小组成员对于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和职业与其所画地图的关系都做了统计学上的分析。分析发现性别对于所绘路线的复杂程度有所关联,而性别的不同在对于地图不同元素的识别程度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
年龄与所绘地图的复杂程度等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职业的不同也影响着所绘地图的复杂程度和其所含的元素。
在演讲过程中,作为点评嘉宾的老师们对于该组课题十分感兴趣,多次就其分析结果提问并展开互动和探讨,并建议可以在此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方面可以根据使用者个人属性的不同及其需求的不同进行定制。
组员与老师之间热烈的讨论带动起了整场的氛围,教授们在给予极大肯定的基础上也对该组成果提供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的方向性建议。
2. 你在思考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思考吗
第二组的调研课题为人们在思考时的小动作。“你在思考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思考吗?
通过设计以回忆、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小问题,该组记录下人们在思考时的姿势与动作,并以可爱的姜饼人为图例,向大家展示了人们在思考时不经意间做出最常见的10个小动作。分别为:眼神向旁边观看,不规律的眨眼,挑眉,摸下巴/嘴唇,敲击手指/玩笔,摸鼻子,活动脖子,手托腮,触碰额头,推眼镜。
接下来该组成员分析了这些小动作背后隐藏的情绪和人们做出这些动作时的潜意识,以及面部表情。
同时,该组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也提供了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而本次调研的结果也可作为提升自己注意力的方法参照。
老师和教授们就该组课题结果的呈现方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动作差异也展开了互动和探讨,并建议大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本地人们特有的姿势形态及背后的文化差异。
3. NoBody Designs
第三组的课题为小商店/作坊中市民的创造性设计。“贫穷从未限制我们的想象力(NoBody Designs)”
该组走访了当地的小型商店和作坊等地点,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充满智慧的小设计。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设计的痕迹,没人刻意设计,却依旧体现出了创造性。
有一些设计是为了方便,小商店店主利用手边可得的材料制作出广告牌,虽然简陋,却能很好实现自身的用途。
有一些设计是为了省钱或者节省空间。
也有一些设计是为了吸引人群。
还有一些设计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为介,该组从设计方面引申到背后的社会问题,包括在公共空间晾晒衣物和小广告乱贴等问题,并在中国的语境之下去探讨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态度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4. 厨房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第四组的课题为厨房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该组成员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厨具的多种我们不常留意的用途以及他们在厨房以外的可能让人意想不到的用途。
多种多样的用途可以说是脑洞大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灵感和创意。
5. Dance With Desk
第五组的课题为书桌上的设计。“Dance With Desk”
普通的宿舍书桌,上面摆放的物件和其被摆放的方式都体现出其主人的性格特点和其不经意的创意设计。
该组比较了书桌上的物品、其整洁度等属性和书桌主人的性别、年级、学科背景之间的关联,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接下来则通过个案的分析来找出宿舍书桌的功能区划分。
最后该组根据书桌本身的结构提出了书桌的“再设计”理念,以达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和整洁化。
6. Re-hear
最后一组的课题为基于声音的设计研究。“Re-hear”
该组采用公共空间行为干预的模式研究声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人们对于声音的感知。
该组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在电梯中播放一段声音,观察大家对此的反应。
随后在现场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该组选取了电影《赌神》中的一个片段,配以6个版本的音效,分别对应了六种典型的电影风格:喜剧片、惊悚片、浪漫片、对战片、科幻片,并观察大家对于不同音效的反应。6个版本的不同音效为电影片段营造了不同的氛围,也为观众理解电影提供了多个可供探寻的维度。大家一阵阵的笑声就是对作品最好的诠释。
六组的展示完毕后,两位教授再次进行了点评。大家在短短两天内做出的成果,有质有量又有趣,着实惊艳了在座的观众,也另教授们感到惊喜,并有所触动。设计的过程也是观察、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后大家回到沙龙中,两位教授评论了了本期的设计工作坊,对于大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深感欣慰,并坦言这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在同学们汇报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学到了很多,而两位德国教授也对中国的文化多了一份了解。同时,教授们也鼓励大家把本次的汇报成果作为一个深入研究的良好开端,继续进行下去,一定会有一些更有趣和有价值的发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