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手艺创承、非遗复兴——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

2016-2017 "Artisan Creation, Renaissance - International Designer Nanjing Resident Program"

从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邀请10组国际顶尖设计大师、8组新锐设计师来宁开展讲座。

从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邀请10组国际顶尖设计大师、8组新锐设计师来宁开展讲座。受邀国际大师及新锐设计师们将以“云锦,金箔,榫卯(明式家具),绒花”四项南京非遗传统工艺为核心设计元素,在南京传统的非遗文化与国际顶尖的设计力量碰撞融合中打造中华工艺“新历史”。

而新锐设计师分享会旨与海内外研究机构、著名高校、艺术设计学院以及创意机构开展合作,邀请国内外青年设计师 、业界精英与南京高校师生、业界人士及大众分享其创新理念与创作经验,以国际化交流共享平台引入世界一流的文化资源、前沿创新话题与深度合作可能。

2016年8月,南京市委外宣办和稀捍行动共同发起“手艺创承 非遗复兴 ——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通过聚合政府、高校、企业和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实现政府引导、公益链接、学术支撑、企业跟进、社会共享的融合发展新格局。“驻地计划”旨在推动南京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当代生活相融合,使南京非遗文化得以保护、传承、活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活动期间,Kim成为大师驻地计划的首位艺术家,10组顶尖设计大师和15名国内外青年设计师将赴南京驻地,在南京非遗与城市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探访南京金箔技艺,倡导推动金箔技艺传承、未来创新和国际化。

8月26日晚,Kim应邀来到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以“就饰论饰”为主题开展讲座,探讨首饰设计与制作。让金箔突破材料的局限变得更加生活化,让金箔这种轻便灵巧的特点在首饰中予以呈现,让金箔变成人们日常佩戴的一种可能,这正是Kim本次驻地希望实现的目标。

驻地期间Kim参观了南京金箔厂和中国金箔艺术馆,与从事金箔工艺26年的金箔传承人梅正华大师交流。梅老师生动介绍了金箔工艺的特点,并演示了打细工艺。Kim与梅老师两人各执一锤,一同模拟还原用锤子反复捶打“家生包”环节。薄如蝉翼的金箔需要用鹅毛将乌金纸内的金箔挑入,而此时的金箔已经十分薄弱易碎,看到这样轻盈、精细到极致的工艺,Kim十分感叹。

Kim在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及首饰品牌,至今已有二十七年,Kim的作品曾在全球各大美术馆及画廊举办过上百场的展览,并屡获首饰设计界各大奖项殊荣,Kim表示一直尝试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受邀来到南京,Kim的创作任务是要将金箔元素融入到他的设计理念当中,并探索金箔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佩戴的可能性。“参观南京后,我得到了设计上的一些灵感。尤其是去了南京的一些景点和博物馆,看到的一些工艺品对我有所启发。”

怎样突破材料的局限让金箔可以更生活化?对于这一问题,Kim表示,目前还是个秘密,但他透露非常喜欢中国的食物,“来南京已经两周还没有吃够。看到餐桌上精美的碟子,我认为这些食物的背后其实更有趣的是厨房,我想可以把金箔用在一些厨具中。”

除了把金箔嫁接于中国人每天都要出入的厨房,Kim说想把中国的一些价值观念加入到跟金箔有关的作品当中。“每天身处南京的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道路两旁梧桐树非常壮观,可以帮助人们躲开烈日,这是我觉得它们非常美的地方。这些树非常吸引我,我可能会在这方面做一个作品。”

记者了解到,南京每年生产全世界总产量70%以上的金箔,生产工艺主要依靠人力。如今,把传统手工艺产品与现代化的设计艺术结合起来,很多人会产生疑惑:是不是会让我们的传统非遗变味?

对此,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童强表示,其实这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是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国际上对传统的手工艺以及文物的保护已经逐渐跟产业化结合起来了,如果仅仅把一个东西保护起来,放在博物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像现在我们的绒花、云锦跟国际上新型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实际上是为其他传统手工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

“手工金箔并没有变成机器金箔。如今只是有一部分为机器生产,后续还是人工。后续是指切箔和出箔,把那个箔要一张一张地敲出来,这个依然延续过去的工序,这两道工序目前没有掺入任何现代化科技或者设备。”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武庭奎告诉记者。事实上,由于生产工艺主要依靠人力和产品用途单一,成为非遗的南京金箔锻造工艺其实已经面临传承困境,金箔创新迫在眉睫。


在未来一年多时间里,全球10组顶尖设计大师和15名国内外青年设计师将赴南京驻地,其中包括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跨界设计师朱哲琴与南京绒花工艺,中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收藏家杨明与榫卯工艺,荷兰艾因霍芬设计学院院长尼克、AGI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会长尼琪·冈尼森与南京云锦……他们将从南京城市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南京非遗文化。

11月21日上午,继四位国际顶级大师之后,主办方首批邀请了四位新锐青年优秀设计师赴南京进行手工艺探访和驻地创作。这一次,握住传承与创新接力棒的设计师们,分别是来自美国的光影艺术家JuJuWang;首位取得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设计学士学位中国设计师陈旻;‘茶素材’品牌联合创始人刘芳;以及唯一一位入选“Schmuck 2012”慕尼黑第64 届国际当代首饰展的中国设计师刘骁。四位优秀设计在为期4天的行程中,踏上非遗创作之旅,先后参观了明式家具博物馆的榫卯工艺、云锦博物馆的云锦工艺、金箔制造厂的金箔工艺以及非遗传承人赵树宪老师的绒花工作室。11月23日下午,新锐设计师将走进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与高校学习们分享和交流本次驻地创作的感受和灵感。


2017年11月20日,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上,“手艺创承非遗复兴——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宣传通讯》与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联合评为“2017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