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Youth specials of 2018 Crossroads in Cultural Studies

2018年8月11日,由国际文化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第12届国际文化研究大会(Crossroads in Cultural Studies 2018)在上海大学正式开幕。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与文化创意”文科试验班的四位学生张家伟(小组主席、召集人)、屈伸、修远兮和吴伊瑶组成的专题小组“Banter Rebell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Subculture(戏谑性反叛: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 参与了当天的“青年专场”,四位同学分别就各自的选题做了英文报告,并与同行的青年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讨。

据悉,本届国际文化研究大会的青年专场共计有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

四位同学所属小组为Panel C1

专题小组成员:屈伸、张家伟、修远兮和吴伊瑶(照片从左至右)

 

修远兮、张家伟、吴伊瑶、屈伸(照片从左至右)在会场合影

 

青年,作为某种中间态的存在,通常在文化现象上表现为待整合的例外(以“青年亚文化”为例),其本质上是一种过剩的生产力。具体而言,今日的中国青年成长于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因而也形成了不同以往的视野和惯习;他们既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直接受众,又是文化潮流的积极创建者。既不同于文化研究学者所熟悉的“仪式抵抗”、也有异于所谓“无因的反叛”的年龄症候,当下的青年亚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戏谑性”,亦即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达着对于主流文化的反叛与反抗。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四位同学聚焦于各自感兴趣的主题——“共享经济”、“公厕文化”、“佛系青年”和“表情包”,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两个视角,一方面描绘当代青年所处的特定社会体制、经济活动、生活状态等结构性因素;另一方面记录和梳理青年文化现象的事件性体验。将这四个看似离散无关的主题串联成为同一个专题小组的,其实是同一个研究目的,四位成员希望由这些个案去深入探寻亚文化的青年行动中与诸众(multitude)行为的连接可能;由此进一步追问:这样戏谑性的反叛中,有没有奈格里(Antonio Nigeri)所阐述的生命政治的可能?在网络空间的褶子与游牧化生存中,艺术实践会否指向乌托邦之外的突围路径?

 团队成员

张家伟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015级本科生:研究兴趣——数字人文、青年文化研究、环境管理。


修远兮 南京大学哲学系 2015级本科生:研究兴趣——大众文化、美术馆学。


吴伊瑶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4级本科生:研究兴趣——西方现代艺术史与策展。

 

屈伸 南京大学文学院 2015级本科生:研究兴趣——当代艺术、艺术史。


参会感悟

张家伟:对于“佛系青年”最初的研究兴趣来源于身边好朋友超然的佛系态度。而作为佛系的青年文化,常常由于非主流的地位,而被主流社会曲解、误会。在我的深度访谈与体验式社群观察中,“佛系”文化辐射出来的是混着传统文化内核的当代中国青年的现代性症候,其既表达了新生知识阶级面临自生能力困境所构建的言语消解与企图入世的积极态度,又暗示了网络时代中,作为应对策略的角色转换与后现代的断裂。佛系文化作文当代青年文化的一个亚类,其研究本质上是对赛博时代青年人心理状态的侧写。这是自己的一次研究探索,也是一次为青年文化的去污名化。十分感谢艺术学院的陈静老师、吴维忆老师在最开始给我们的精神鼓励、以及全程的学术支持。在艺术学院浓厚学术氛围与有爱的师生互动下,即使是理科生的自己也有机会参与学术论文做学术汇报,你还有什么不可以呢!经验总结:还是要多读书!

修远兮:青年亚文化离不开互联网生态和视觉符号的建构,我的论文主题就是通过“表情包”的政治话语实践探究当代中国青年在互联网空间的戏谑态度。以“港中文事件”为例的青年行动标志着“表情包”这一视觉符码正式介入公共事务的讨论,在仪式性的抵抗中传达着当代青年黑色幽默、刻奇、虚无主义的内核。另一方面,互联网及共同文化符号所呈现的网络式联结,与表情包的个人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张力,在这样“共-私”的摇摆中实现了中国当代青年在政治话语实践中的戏谑化反叛。能在本科期间有幸参与国际会议真的是我从没期望过的,对于曾经并不有志于投身学术研究的我来说,这封邀请函的认可是对自己学术能力、态度与方法的综合肯定。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艺术学院老师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与言传身教,感谢陈静老师和吴维忆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指导,她们是我们在这条路上最亲密的榜样与伙伴。会继续努力的~!

 吴伊瑶:我基于对身边“共享单车”衰蘼现象的观察,以及在自行车王国荷兰的半年交换经历,选择对“共享单车”这一所谓的“共享经济”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互联网以信息统治的方式介入后,社会关系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来讨论“共享”经济的非物质劳动本质,进而以此作为实例与切入点,考察当代青年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活的现状。对我而言,文化研究大会的青年专场是一个能够让青年人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各抒己见的机会,以及由此而激发讨论的平台。作为初试水的青年学生,研究成果的意义似乎并不及探究过程本身所带来的兴奋。对于身边文化现象的梳理,以及抽丝拨茧地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及辐射效应,并诉诸文字来系统表达自己的研究所得,这一过程,就是青年人在固定的社会话语结构中将自己具像化呈现的“戏谑性反叛”,也是我们既严谨求实又不失学术想象力的“青年文化惯习”养成。由衷感谢艺术学院陈静老师与吴维忆老师,不仅鼓励我们做此尝试去争取机会,还在准备过程中给予点拨与学术加持。最后,极限操作小组继续冲鸭!

屈伸:我的主题主要是通过研究公共厕所的历史因素、使用者与空间进行研究,从而对公共厕所的私密性与公共性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公共厕所作为独特的场域对亚文化传播所产生的独特意义。公厕因为其公共性与私密性完美的平衡使得文化在传播的同时对受众具有筛选性,保持了亚文化一直位于“亚”地位的稳定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以公厕中的亚文化为主要研究目标和对象的论文几乎没有,并且研究资料的缺乏与经典案例的缺失也值得研究具有困难,公厕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空间,在做亚文化研究时值得被进一步探讨。参加这次文化研究大会对我而言像是邮轮的第一次试水,作为本科生的我们来说能被选入参加这样规模的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听了pre-conference和conference后我意识到,学术水平和年龄、资历甚至院校可能并不是十分相关, 学习也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希望我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能多向度的学习,在下一届大会时能参加conference。作为颜值最高的panel,为本届cr做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也希望两年后的我,能不秃头、脸不爆痘,没有眼袋和黑眼圈。

 

陈静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数字人文、文化与媒介研究。


吴维忆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文化研究、数字人文、艺术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