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越晨昏线 遇见达芬奇
正如诗人所说:西方与东方仿佛白昼和夜晚,他们仿佛不会见面,但是历史也不会遗忘白昼与夜晚交汇的黄昏时刻,那是文明之间伟大的沟通与影响。在这次意大利研学之旅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达芬奇与沈括,学习艺术与科学,感悟东西方文化异同,从而将自己的真实学习感受和实际学习收获化作艺术成果展现出来。
探文明渊源、传历史文化、寻地理人文、悟无问西东。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意大利境外研修项目一直让我们文创二专班同学心神向往,而为了能在外出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研究,老师在出行之前的学期期末组织大家开展了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于6月5日举行,祁林老师给大家做了项目的整体介绍之后由Andrea Baldini老师给大家做了本次游学的学术指导和要求,接着老师为大家简单讲解出行和办签证的相关事宜,并组织大家组建学习小组,希望同学们能以艺术与科技、食物、匠人精神、博物馆等进行主题研究。在第二次的研讨会上,大家完成了选题、对所选题目相关资料的综述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具体阐释等前期准备工作。一位同学表示那些曾经存在于屏幕与书本当中的城市与人物即将变得鲜活,不禁为此感到兴奋。每个人希望自己在这次研修旅行中能够领悟到艺术与科学交互的魔法,在细读大师名作的同时,解锁意大利的艺术密码。同时,期待在这次艺术之旅中感受浪漫的意大利风情,在彼此的相互陪伴中收获浓浓的师生情谊!
7月8日,一行39人提前来到上海,第二日,大家兴奋地踏上前往意大利的旅途,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乘坐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经停巴黎,穿越晨昏线,在意大利当地时间十点多抵达目的地佛罗伦萨,在关外Gabriele Goretti老师正在等待着我们。就这样,激动人心的游学即将开始。期待能够在接下来的一段旅程当中相遇更多与以往不一样的风景与人,能够在这当中有所收获。
2019.07.10 9:50A.M. ▽Vinci
我们的意大利研修团队在Plus Florence旅店里用了早餐,乘着大巴,一路欣赏着陌生城市的沿途风景,抵达了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走近了达芬奇出生的城市——意大利芬奇小镇。
我们一路向着西北方到达的这个小镇,此时正阳光明媚。有力的风吹散了些太阳的热度,我们随着GG老师的引导,徒步向前。可能因为今年正好是莱昂纳多·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这里的窗户上都悬挂着彩带旗帜,墙上到处能看到有关达芬奇的涂鸦等等。
Andrea Bernardoni教授作了主题为“想象与现实:达芬奇的机器”的讲座,讲座时常约为1小时。时间虽短,但是同学们的收获却很丰富。在讲座中,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另一张面孔——作为工程师的达芬奇。虽然达芬奇手稿的真实性有待考据,且许多他想象之物一直未能被证明,但达芬奇卓越的想象力与超高的艺术才能令人叹服。他设想了起重机、滑翔机、手风琴等器械,涉及的领域既有家居纺织、音乐还有军事等等。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向教授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段景文同学对火炮很感兴趣。他疑惑于在火炮使用的年代,为什么达芬奇还很喜欢创新弩和投石器这些相对落后点武器。老师回答一方面,弩和投石器的设计是意大利那时的工程师的设计传统,和达芬奇传统的学习有关;另一方面,火炮在意大利的传播非常快,传统的战争机器设计没有办法短时期接受它,对它有一定的抵触。所以在理论方面还是弩和投石器在战争机器设计上面占优势,但实际战争中火炮才是主要被使用的。
苏姝雅同学疑惑于达芬奇的手稿创作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联,她认为达芬奇的手稿或许意味着一次科学上的革新。但老师说达芬奇的手稿真实性仍存疑,而且很多绘画出来的机械只是幻想之作未能真正实现。张涵筱
同学对达芬奇想象的防御工具的可能性很感兴趣。达芬奇想象的防御工具是不是可行的呢?教授给出的回答是“yes and no”。接下来,同学们便在教授的带领下参观达芬奇博物馆,探索想象的无限可能性。
达芬奇博物馆建成于1953年4月,主要展出达芬奇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主要成就。在博物馆中,我们见到了许多讲座中介绍的达芬奇的设计,这些关于航天、军事、音乐等的构想以图片、模型、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现出来,十分生动。建馆之初,这些根据达芬奇设计图纸复原的模型全部由IBM公司提供,后来展品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视频清晰地演示了达芬奇设想中机器的使用方式,让我们对于其中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
除此之外,达芬奇博物馆中还有一些体现人机交互的服务设施,通过展品数字化的方式,我们可以旋转、放大达芬奇手稿,还可以点击来获得更深入的知识介绍。
在达芬奇博物馆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达芬奇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他对于未来科学的预测令人惊叹。之后,我们跟随教授前往达芬奇故居,继续体会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思想内涵。
达芬奇故居part
午餐过后,我们又前往了芬奇小镇的达芬奇故居。达芬奇故居位于城外两公里,坐落在连绵的山丘高处,穿过茂密青葱的橄榄树林,我们抵达了这间天才曾经居住过的小农舍。
现在的达芬奇故居中主要展出了一些达芬奇的生平介绍和作品模型,并借助投影技术和高清数字化人机交互屏幕让展出更加生动有趣。在我们主要参观的一间房间中,其借助数字化屏幕收集了达芬奇主要的绘画作品,例如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和《基督受礼》等,高清的呈现和观看者可以主动选择观看细节的特征让展厅的交互性变得更强。
二、艺术家的伊甸园和达芬奇的想象力
到达意大利的第二日,倒完时差的我们开始更为忙碌的修学之行。早晨,伴随着皮斯托亚的艳阳,我们将造访Villa Celle。还在大巴上的我们,尚不知道自己就是徘徊在兔子洞旁的爱丽丝,下一站便是艺术家们的伊甸园。
Villa Celle:其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位于Pistoia附近的Santomato。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这座别墅收藏了一系列重要的当代艺术作品,所以也被称为Gori Collection。在十九世纪上半叶,这座建筑由建筑师Giovanni Gambini设计,变成了一个浪漫的公园。
大巴停下,我们溯着一条白色卵石汇聚的河流向上,终于在约至山顶的时刻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站在庄园入口可以远眺皮斯托亚城镇的全貌。这座庄园最早建于16世纪,为当时显赫一时的本地家族所有,经过数百年的时光,流转于不同家族和阶层之后,最终成为了闻名于世的艺术圣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汇聚于此,与时间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神对话,与自我对话,造就了这个属于艺术的乐园。
伴随我们此行的向导,是在庄园工作的芝加哥学者。她为我们讲述了这座庄园的历史和庄园中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在她的引导下,我们缓缓走进这座隐于山林中的艺术殿堂,近距离与自然及艺术交流。
无论是装置艺术抑或是雕塑,看似随意但实际精心布置在庄园各处,与周围的林木融为一体,和谐从中油然而生。而这便就是这座庄园当中艺术最为重要的主题。现在的庄园主人Giuliano给艺术家们定下的唯一一条要求便是不能破坏自然,艺术家们徜徉于树林当中,在不破坏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肆意的创作,或隐秘或坦白地表达他们的情绪。
而有些艺术品,则不得不对于自然环境有所改变,则只能被安置在庄园之外。但是跟随向导畅游于这片山林当中,谁又能够仔细地区别出这里微妙的界限。艺术家Bukichi Inoue的My Sky Hole 则是为数不多处于庄园之外的作品。这件作品创作在一片斜缓的种植着橄榄树的山坡之上,是一场指引参观者进行冥思的修行。开端是两个高大的巨柱,象征着这场开端,巨柱背后则是一条长长的石墙走廊,连接着室外的光明与洞穴的黑暗。小心地走在走廊当中,则偶遇了两侧墙壁内凿出的座位和中间的一汪清泉。参观者可在这短暂休憩,观泉而平静气息,迎接即将到来的黑暗。走入洞穴,没有任何的照明,只能相信脚下的路能够安全带领我们走向光亮。正当感觉要因黑暗退却之时,却惊喜地发现远处笼罩着一层朦胧的“月光”。走进才明白艺术家在这场黑暗的旅途中给修行的参观者留下了继续下去的力量。短暂沐浴“月光”后,才有勇气再迎接黑暗,终于在尽头看到了通向光明的旋梯。沿旋梯而上,收获的将不仅仅只有光明。
最为吸引我们的一件作品,是一个在废弃的网球场上的装置艺术—The Exploded House。它由法国艺术家Daniel Buren于2005年创作。立于远处观看,它是一个由四面巨型的镜子组成的巨大方形,倒映着周围的山林。但只有走进过后,才能够感受它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这是一个由4个4米*4米*4米的立方体构成的房子,而向导告诉我们,这所房子的“爆炸”具有四重性。首先是门的“爆炸”。4扇门从房子本体分离,立于异处,与房间之间的空出的通道一线贯通,创造出通透的空间感受。其次则是颜色的“爆炸”。房子当中4间房间由镜子和不同颜色的墙壁构成,镜子倒映墙壁鲜艳的颜色也倒映着身处其中的人。这些颜色都来自于庄园中的植物和建筑,而如果再细细思考,则可发现这些颜色也可在文艺复兴中的画作中寻到踪影。第三重则是房顶的“爆炸”。这座巨大的镜子房子并没有一个相应的镜面屋顶,而是被天空所取代,房子内外的镜子也在时刻倒映着天空的不断变化。最后是地面的“爆炸”,我们直接走在芳草地上,与植被亲密相连。这片区域原先是网球场,四周的镜子原本被用作运动场的照明,现在更提供了接触这座房子的新视角。赞叹于这件艺术品的炫目之际,也庆幸于今日宜人的天气让我们得以欣赏到它最完美的状态。
每一件作品的设计都体现着艺术家不同的心境和风格,同时也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到些许印记。庄园中16世纪古宅的旁边,则矗立着一件非常独特的作品,由美国艺术家Robert Morris创作的Venus。Venus是一个常见的艺术主题,突出第二性征的女性躯体象征着生殖与繁育。这件Venus是Morris在这座庄园当中最后的作品,它是对于艺术家丰富的艺术创作的赞誉,同时在古宅旁欢迎着不同参观者的到来。我想这件Venus也是对于这座庄园当中不同艺术的交汇与碰撞的赞誉。看到这件Venus,不禁会与历史中那件最为著名的维纶多尔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相对比。Morris的Venus少了一些原始的棱角而多了几分现代的圆润,则更能与周围之景相映衬。
Gori在他提到他的另一位朋友,作曲家,钢琴家和艺术家Daniele Lombardi时强调说,他曾在Fattoria di Celle演出数十年。今年秋天,Lombardi再次回到别墅,为Gori的环境装置系列创作了第75件艺术品。这件作品融入了Villa Celle的教堂,既雄伟又令人惊叹。这些雕刻在教堂青铜门上的,是但丁最后一曲天堂颂歌段落,他希望有人能把门上的音符演奏出来。据说只要这扇门打开,门上的音符就会“活”起来。
短暂的游览结束,我们不舍地回溯着白色的河流离去,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够在庄园的露台上,欣赏一场皮斯托亚的日落。
讲座:达芬奇绘画与音乐中的几何学根源
离开Villa celle,我们乘大巴来到Pistoria大学。用过午餐后,大家齐聚于教室,跟随Natacha Fabbri教授一同探寻达芬奇绘画与音乐中的几何学根源。
对于达芬奇作品中几何原理的单独阐释,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种“实践”。达芬奇对于光影有着超越时代的认知,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切解释月相变化的人,光的入射与反射、光的传播与阴影等原理与他的绘画技艺结合,成为逼真生动的人物景象。
除此之外,达芬奇的音乐也蕴含着几何原理。他追求完美的音乐,于是对小提琴进行改进,从而一位演奏家演奏出的音乐,堪比一个弦乐队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于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的提问与讨论。大家的疑惑集中于达芬奇的科学精神和宗教信仰之间是否冲突,他追求几何学完美的思想根源在何处。老师对此解释到,达芬奇的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并不冲突,他并不是非常虔诚的信徒,仅仅承认造物的存在 因此宗教对他没有非常强的限制,与他的科学研究也不冲突。
讲座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我们都收获颇丰。几何学在达芬奇艺术和音乐中的展现,和他对于自然法则的恪守,让大家对于艺术与科学、个体感受与客观理性之间的关联有了新的领悟。
达芬奇的第N张面孔
在达芬奇出生地Vinci小镇的街道上,路边商店会在店门外悬挂出莱昂纳多那幅著名的《维特努威人》手稿,暗示着这位文艺复兴的大师在人体解剖领域的惊人成就。
经过了在意大利两天充实的研学活动,我们终于有机会追随Gabriele Goretti老师的脚步漫步于佛罗伦萨——这座见证了达芬奇从学徒一步步走向大师的城市。踩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阳光透过云层折射出美丽的幻影,似乎我们也正在达芬奇的指引下一步步走近那个中世纪的迷雾刚刚散去,文艺复兴的曙光逐渐降临的时代。
艺术家、工程师,这是我们在此前两天的学习、参观中了解到的达芬奇,而在Biiblioteca这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里,我们聆听了由Domenico Laurenza教授为我们所作的讲座,从而发现了达芬奇《维特努威人》手稿中所暗藏的身份隐喻:一个将科学应用于艺术的先行者。
讲 座
达芬奇的世界与他的两大焦点:解剖学与地质学
Domenico Laurenza教授今天讲座聚焦于达芬奇在解剖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建树以及两者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讲座伊始,教授以时间和达芬奇所在之地为线索为我们梳理了他的生平经历,并着重点明了达芬奇作为“artist-engineer”的特殊身份。其中,在达芬奇于佛罗伦萨(1500-1509)的时光里,他和米开朗基罗除了互相影响外,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米开朗基罗的画面主体充斥着“human-figure”,而达芬奇的画面则以自然为主,人物为辅(例如《Battle of Cascina》和《Battle of Aghiari》的对比)。达芬奇到了米兰之后(1509-1513),对解剖学的研究也更为深入。
对于达芬奇的定位与身份,一个困惑点在于达芬奇对于解剖学和地质学的认知与研究是基于艺术需求,还是源于对自然本质的探索而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工具。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教授字里行间解决了我们的疑问,即“达芬奇的一生的地图都是为了他成为一个full-scientist而谱写。”
教授从达芬奇研究的全方面宏观得阐述了三大角度:1.从艺术到科学 2.科学中的艺术 3.不同科学之间的关联性。第一部分,他认为达芬奇早期的解剖学是对自然的模仿(Mimesis),即写实。第二部分教授介绍了与达芬奇同时期的一位解剖学家Andreas Vesalius,他对艺术性的解剖学(artistic anatomy)的表现与达芬奇(scientific anatomy)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与米开朗基罗更为相似——将肌肉和关节的力学美感作为关键。有趣的是,达芬奇将机械和人体关节相关联,即用研究机器构件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第三部分,他举了血液和河流的类比关系来引入他本次讲座的主要两个重点即解剖学与地质学。
关于其解剖学的研究,教授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即达芬奇对解剖兴趣的起源及其研究误区;第二,他阐述了解剖学的“哲学内涵”,由于在达芬奇的时代,解剖更属于自然哲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而达芬奇将关注点从人转向了动物及人与动物的哲学关系。第三,教授例举达芬奇对百岁老人和两岁婴儿的解剖对比研究(The dissections of the centenarian and of a two years boy)并绘制其血管年龄状态对比图,试图从中说明达芬奇对解剖学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理解。
关于其地质学的研究,教授认为达芬奇遗留的的贝壳化石可以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感的工艺模型,这再次体现了达芬奇的思想即将科学应用于艺术。而在讲座提问环节,来自艺术研究院“文化与创意”实验班的张涵筱同学向教授提出了问题:“达芬奇作为一名博学家,他探究的所有领域都是他探索真理的工具,那么,在达芬奇所涉及到的所有学科中,是否有他特别感兴趣的?”
对此,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达芬奇不介意他所研究的主题或者领域,他对事物的外表并不感兴趣,而是对其背后的规则和原理感兴趣;当一个人对世界的内在真相如此好奇时,他在做什么就无关紧要了。”
而达芬奇这种对世界内在真相的好奇也激励着我们在接下来的研学活动中,更多地去探寻隐藏在科学与艺术相遇背后的秘密。
伽利略博物馆;阿诺河边的明珠
讲座结束后,我们继续穿行于阳光下的老城区,我们来到了坐落于阿诺河畔的伽利略博物馆(科学历史博物馆)。在翡冷翠诸多古老恢弘的建筑中,这座砖制的四层小楼算不上起眼,走入其中,却会沉迷于其璀璨的科学之光,也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到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改变,了解到佛罗伦萨这座艺术之城里的科学气质。
导览之初,讲解员玛莲娜大致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及目前的展品分布情况。伽利略博物馆位于11世纪建造的卡斯泰拉尼宫内,目前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的各种类型的实验科学仪器。在玛莲娜看来,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自2010年以后这座博物馆得以翻修并以“伽利略”命名,但除了与伽利略相关的藏品之外,它还以科学博物馆的身份吸引着无数参访者。这一点,也在展厅分布上呈现出来。
博物馆主要为美第奇家族和洛林的收藏,其中最珍贵的是两副由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和伽利略的手指及牙齿。除此之外,根据托勒密系统制作的宇宙模型、用于计量时间的金属仪器、玻璃制的化学仪器,应用于诸多领域的各种测量仪器无不精妙绝伦,也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
步入展厅,讲解员玛莲娜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中世纪以降由占星术演变而来的计时方法——当自然的变化与力量逐步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所灵活运用时,理性与科学的魅力逐步彰显出来。而天文学的发展则又为欧洲测绘与制作地图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条件。近代天文学确定了“地圆说”和“日心说”,同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而数学理论特别是几何理论得到了巨大进步,都为测绘和地图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博物馆里展出的欧洲15世纪中期地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时期地图绘制的进步,同时玛莲娜还向我们指出,这幅地图上有趣的是有关亚洲的记载多来自于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的游记。
参观过程中,玛莲娜向我们展示了她最爱的博物馆藏品模型一个名叫“frog”的17世纪中期温度计。但是,在她看来,这个温度计的外型更似一只乌龟。通过将她用丝带绑在手腕上,使用者可以测量出自己的体温。尽管美观,但使用者通常需要等待一个小时才能通过气泡位置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这样的效率也导致其成为了科技发展史上的遗物。
跟随玛莲娜的讲解,我们从文艺复兴初期逐步走进19世纪“电气时代”。当玛莲娜为同学们演示早起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时,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这些在今天看来不乏有些简陋与稚气的装置却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亦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
“达芬奇的图书馆”
为了纪念达芬奇诞辰一百周年,博物馆的负一层向参观者开放了有关达芬奇与书记的特展——“达芬奇和他的书籍:宇宙天才的图示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大方面。其一为达芬奇作为工程师关于永动机的设想,其二则是达芬奇作为建筑师为托斯卡纳绘制的水文地图及水域设计图。
自中世纪以来,用机械装置再现天球的永恒运动的想法激发了自然工程师和哲学家的想象力,他们希望研发一种机器,一旦运行即可永久运行而无需持续给予动力。达芬奇关注到了这一点,并试图确定是否真的有可能制造永动机。最终,达芬奇得出结论,永恒运动不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中。
除了通过模型、稿纸来展示达芬奇对于永动机的设想之外,展馆还通过多媒体投影和互动装置来呈现其绘制的水文地图。手稿内容被投射至有着纸张触感的电子投影上,宛若原件。
当我们走出博物馆时,迎面而来的是佛罗伦萨午后六点的灿烂夕照,背后则是伴随欧洲人走过黑暗时代的文艺复兴曙光,亦是属于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曙光。在阿诺河粼粼波光反射的阳光下,本次意大利科考团的师生们留下了镌刻美好记忆的合影,同学们也都离心目中的艺术与科学更近一步。
光阴折叠翡冷翠
从芬奇小镇到伽利略博物馆,我们领略了物理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精密和伟大;从乌菲齐美术馆的画作与雕塑,到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与石砖,我们震撼于美学与力学的奇妙化学反应。真正的科学与艺术从来使我们同样地惊奇,惊奇于大师们对世界敏锐的感知力与非凡的创造力。而在佛罗伦萨的最后一天,我们则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古城将古典与现代的时光折叠至一处的魅力。
走过佛罗伦萨古老而宽阔的领主广场,听着Gabriele老师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我们把视线转向建成于1560年的乌菲齐美术馆。
“乌菲齐”在意大利语中意为“政务厅”,作为美第奇家族曾经的办公场所,由瓦萨里设计建造的乌菲齐宫曾是佛罗伦萨当之无愧的市中心。
美第奇家族在两三百年的时间里搜集了欧洲各地的艺术品,集成乌菲齐公共博物馆。18世纪,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继承人安娜·玛丽亚(Anna Maria Ludovica de’ Medici)将乌菲齐捐赠给了佛罗伦萨人民。
如今的乌菲齐美术馆(The Uffizi Gallery)包含45间展厅,10万多件藏品,囊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和部分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宝库”,吸引着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惊叹过达·芬奇涉猎广泛的科学研究之后,我们终于欣赏到他独特的绘画创作。混合油料蛋彩木版画《东方三博士的礼拜》创作于1481年,于1670年收入乌菲齐。略显单一的色调中藏着一种复杂的透视系统,“几个叙述性的章节由一种连续的动作带出,这些章节又一起构成了华丽的布景”,达芬奇在画中似乎有意识地渗入了一种过度形变的错觉,背景中模糊的断壁残垣则似乎暗示了基督降临时异教徒的垮台——基督降世,三博士前来朝拜。
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达·芬奇的画作不仅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性,而且在这幅画中同样展示了他的求真精神和科学理念:画面中树叶的形状,建筑的弧度,在轻微扭曲现实的虚幻之余依然体现了达·芬奇对科学真理执着追寻的毅力和勇气。哪怕是在宗教性艺术的创作与表达中,达·芬奇仍以科学认知为基础,运用他天才般的想象力构建出了精妙的画面,使我们进一步丰富了对达·芬奇的认知。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而在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代表作《春》(Primavera)中,草坪盛开着超过200种真实存在的鲜花,其中大部分只有在春日的佛罗伦萨郊外的山上才可见到。可以说,波提切利完美地结合了现实与虚幻,创造了一种能够穿透时空的淡然清和的美感。瓦萨里在看到这幅画后评论道:“维纳斯就像春天的符号一样,被美惠三女神以鲜花崇拜”。
对《春》素有感情的王品卉同学在见到真迹后说:
昨天在乌菲兹看到了艺术史课论文写的La Primavera,飘满了菖蒲花瓣和风的忧愁。走出展厅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见《春》在柔和的灯光下等待每一个人的凝视,神祇静止在画中,而我与这幅画相隔20cm的时间只有10分钟。
无论是《春》还是翡冷翠的落日和穹顶,日后都将成为梦中潭水的倒影,但她们的美永恒不变。
高中生文询同学则沉醉于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从停留于对书本图片的连连惊叹,到波提切利挽着他的维纳斯向我走来,看到《维纳斯的诞生》时,眼眶仍旧有些许湿润。这是文艺复兴生机初现的定格,是圣经故事向希腊神话转变的萌芽。即使不太注重构图比例,但从波提切利的笔下,绽放的是无限生机,如一缕圣光突破中世纪的沉闷乏味。作为一个高中生,虽然对艺术史所懂不多,却深深沉醉于维纳斯与众神的风姿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除了达·芬奇与波提切利,我们也陶醉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提香、伦勃朗、鲁本斯等近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当任奕霏同学在美术馆尽头的转角遇到卡拉瓦乔的《酒神》时,她几乎不能再挪动自己的步伐——
“不管在哪个方向观赏,或远或近,巴库斯都在凝视着你。年轻的酒神头戴葡萄藤叶,长袍半散,慵懒地倚靠在座椅上。神祗黑色的眼睛让人坠入其中,一如酒杯中泛起的微微涟漪,微微腐坏的果盘,呼唤着,传出无声的邀请。享受当下吧,他说,年华易逝,那不如举杯共饮,将这最美好的岁月燃烧殆尽。”
从天花板上的壁画到走廊两边的雕塑,从美第奇家族的画像到文艺复兴各位大师的杰作,乌菲齐的藏品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无法一一细看、细讲。我们穿行过一件件珍品,穿行过数百年的时空,穿行过古典艺术的想象与浪漫,肃穆与温柔,正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某种精神的联结徐徐地,无限地绽放开来。
艺术并不止于绘画与雕塑,乌菲齐宫本身也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一个范例。但相比之下,与其比邻而居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无疑更为惊艳,那高耸宽广的穹顶是佛罗伦萨最美丽的地标,也是第一个采用圆顶的欧洲教堂。从乌菲齐美术馆的玻璃窗外望去,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身影永远让人无法移开目光。信仰的力量附着在砖石之上,架起了这座无与伦比的美丽建筑。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我可以盖出一个比佛罗伦萨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却不可能比它更美”。虽然已经知道教堂的存在,但是每每从佛罗伦萨老城的小巷天空中窥见她的穹顶,还是会被这宏大的圆拱所震惊。特别是傍晚时分,当夕阳在穹顶上洒下金辉的时候,整座教堂沐浴在炫目的光芒中,似是真的有神祗降临。大教堂的红砖穹顶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技之美的结晶,也是点亮佛罗伦萨这座古老城市的美丽花朵。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是这项杰作的伟大缔造者,他的建造方案在一众竞争者中拔得头筹。大教堂的穹顶其实不是正圆形,而是要更高、更窄。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用两层穹顶构成整个拱形结构,用鱼骨形的堆叠方式使得砖块之间可以互相支撑,同时还发明了起重机来保证原材料的运输。这座穹顶何尝又不是极致的科学与极致的美的结合,代表着一个时代人类在探求真实的过程中所能触摸到的极限。砖石和彩色玻璃赋予它生命,精密的计算和技术创新赋予了它美。这一座宏伟的穹顶不仅撑起了一个纪元的信仰,也标志着着前人对于真理的不断追寻。技术上的难度成就了穹顶的惊人美丽,也使得整座建筑成为了融科技与文艺为一体的“复兴”的代表。直至今天,穹顶中的秘密还没有被完全揭开,依旧等待着后人的解答。
在大教堂正门口,Gabriele老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圣若翰洗者洗礼堂。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1436年最终完工,有着十九世纪哥德复兴风格的立面和出于布鲁内莱斯基之手的著名穹顶。Gabriele老师指出,立面的装饰风格精细繁复,与其他几个面有许多细节上的不同。一旁的钟楼则是意大利画家与建筑师乔托的作品,底部有着佛罗伦萨的城市徽章。教堂的西边是较矮的圣若翰洗者洗礼堂,整体呈现较早的罗马式风格,在结构上也保留了一些早期教堂的立柱作为骨架。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却能组成一个视觉上非常和谐的整体,不得不说是建筑师们的匠心独运。
而在历经了一番艰难的攀爬,走过教堂侧面层层的旋转楼梯后,我们成功登顶圣母百花大教堂,疲惫之余,也享尽佛罗伦萨七月的微风与阳光。
登顶后俯瞰佛罗伦萨全城
最后的惊喜来自教堂右侧的教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博学的讲解员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教堂复制品为我们介绍了大教堂正立面的建造经历。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被妥善保存在博物馆中的艺术真迹,包括多纳泰罗的《抹大拉的玛利亚》,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以及装饰精美的乐师看台。
图:《旧的教堂立面》
图:《抹大拉的玛利亚》
图:《哀悼基督》
佛罗伦萨人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也非常令人钦佩。他们没有粗暴地将所有文物都堆在一个庞大的博物馆中,更没有把祖先的遗产仅仅开发成旅游景点用以赚钱发财。而是在相应的建筑旁建立对应的博物馆,将这处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细细剖析,展开文化发展的整个脉络,即使对教堂或是基督教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获得清楚的信息。如果百花大教堂是将几百年的历史压缩折叠在自己虽伟大但毕竟有限的空间中,那么,这座博物馆则是将这种伟大徐徐展开。博物馆和大教堂并置在佛罗伦萨街头,恰似一个一体两面的隐喻:大教堂连接着历史,它浓缩着祖先在智慧,博物馆则指向未来,它似乎在努力告诉我们:拥有如此伟大过去的人类值得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纵观文艺复兴的历史,“艺术”与“科技”从来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命题。以达芬奇为首,艺术家们在探求艺术美感的同时也在不断接近真理,而这种严谨的态度也给作品的艺术性再增一分。二者互相促进,也互相成就,共同推动复兴的浪潮席卷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掀起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高峰。在翡冷翠停留的最后一天,我们走入了这座鲜花之城的文化核心,见证了她所孕育出的天才、大师、文物、遗迹,见证了前人对于真理的不懈探寻,以及那永不熄灭、永远扎根在佛罗伦萨城市深处的人文精神。
黑暗的成果是愚昧,愚昧的行动是迫害,迫害的对象是智者,因此,佛罗伦萨的黎明分外灿烂。
----余秋雨《借我一生》
达芬奇的购物清单:美食与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昨夜,一声惊雷入梦,唤醒了沉睡的都灵。都灵城,仿佛一雨入秋。早起时雨依旧未停,穿着短衣短裤的我们哆哆嗦嗦地赶往市中心。大多数人都选择在第一时间冲进服装店,为自己增添装备。这场雨虽出其不意,却也恰逢其时。我们借此机会,欣赏到了别样的都灵。正如雪的厚重可以将南京幻化为金陵,雨的朦胧也似乎为都灵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面纱。广场上的青铜骑士略增悲壮,路旁的罗马建筑更添斑驳。漫步其中,我们也难得放慢脚步,享受了一段慢节奏的旅程时光。
傍晚时分,雨声渐歇,我们走进了Eataly,开始一场与慢食的相遇。
所谓所谓慢食(slow food)是与速食(fast food)相对应的饮食文化概念,在速食文化日益渗透着现代人生活的年代,推崇传统美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的意大利“慢食”运动依然方兴未艾。而Eataly就是一个展示这种保护地方饮食特色的重要平台,它的食材全部来自当地农场,符合“慢食”运动提倡的以传统生产方式制作食物、促进地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理念。
Eataly
/
最开始,大家对于意大利美食的印象是什么呢?
“意大利面?”“当然,还有披萨和冰淇淋。”
而一个星期之后,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还是中餐好吃。”“我想回家。”
就这样怀抱着对中餐的爱与思念,我们来到了离住处不远的食物乐园——Eataly。
在这里,意大利化身成为了“吃”大利。
/
2007年,第一家Eataly在都灵成立,创始人Oscar Farinetti提出了全新的购物餐饮体验和慢饮食文化结合的理念,业态上集餐厅和超市与一体,联合了意大利最杰出的食品制造商、品牌和公司,以优雅、轻松、现代的环境将高品质的意大利食品文化推广到全世界,传播意大利食物文化与生活方式。
来到Eataly后,向导Marian告诉我们,这家位于都灵Lingotto附近的Eataly竟然是Eataly的第一家店。同时,一张Eataly地图作为特别礼物发到了我们的手中,地图旁甚至还罗列出了在Eataly必做的十件事,让我们体会到了Eataly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
更出乎意料的是,向导Donatella和Liliana为我们带来的不仅限于美食,更是一场贴近达芬奇日常生活的奇妙想象。
达芬奇自己就是一个知名的主厨,更是一位厨房里的科学家。他从小在乡村长大,而他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家乡发挥到了极致,他热衷于观察周边的世界,探索大自然如何运作并从中学习,而“食物”正是他打开自然奥秘的一把别样的钥匙。素来重视发扬本地化特色和营造文化氛围的Eataly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缘,它独具匠心的创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为“吃货”的达芬奇。
这就是:
在美食中寻找达芬奇的身影——Eataly匠心独具地罗列达芬奇的购物清单,并在清单中对应物品的货架上加以提示。于是,我们在逛超市的同时跨越500年的时间鸿沟,追寻达芬奇的当年的味觉,享受了一次奇妙的美食之旅。
1.橄榄油:天才第一步,沙拉酱菜谱
Liliana为我们介绍的这一款橄榄油正是由达芬奇在不断的实验后设计的榨油机制作而成。不仅如此,他甚至透露过一小份类似沙拉酱菜谱的“不完整材料”,列着“欧芹(十等份)、薄荷(一等份)、百里香(一等份)、醋、少许盐。”
2.面包
Liliana在向我们介绍面包工坊时,着重介绍了达芬奇时代的RUSTIC BREAD。这种年代颇有些久远的主食与我们现在常见的面包有很大区别,是典型的外脆内韧型面包,所以在当时一般与汤共同食用。有趣的是,在《达芬奇笔记》中,达芬奇甚至记录过这样的心情:“汤要凉了,我必须得走。”突然觉得这位天才也并非如此不可及了!
3.特制饮料
而后继续追寻着达芬奇清单的足迹,我们遇见了一款特殊的有机饮料。Liliana告诉我们当达芬奇在品尝到这一具有异国风味的饮品时,身体突然变得暖和起来,这使得他去追溯其原始的原料与配方,从而发现不同元素与食材在科学技术中的运用。
4.火腿
火腿事实上不存在于达芬奇的清单中,但它也与达芬奇有着不解之缘。达芬奇曾设计出史上第一台制冷与制热可以同时进行的冰箱,低温为人类提供了除却腌制与风干之外保存食物的另一个可能性。当列奥纳多·达·芬奇没在给中世纪意大利贵族画肖像时,他就在研究冷藏饮料的方法。
每一张餐桌上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间厨房里都藏着一段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厨房和餐桌是一个可以透视时代的放大镜,对于研究往昔岁月中的风云变幻、或是想要了解过去时光里的国计民生的人来说,它们往往能提供在大部头的史籍中难以寻觅到的鲜活而灵动的细节。达芬奇同样也意识到了食物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他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一直以来,食物都是一种对艺术的刺激。食物帮助艺术成为一种描绘人类历史的手法,从远古洞穴中的壁画,到安迪·沃霍尔著名的罐头,都是如此。《最后的晚餐》是最著名的以食物为中心的艺术作品,而达芬奇正是在探索美食中积累了灵感,将其运用于艺术的领域。达芬奇无疑是个天才,他凭着自己惊人的直觉与本能,醉心于探索不同领域的边界,并在冥冥之中将这些成就融为一炉,形成独属于他自己的体系。
福柯说:人应该活成一件艺术品。通过达芬奇的购物清单,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日常生活饱含浓度的热情,看到“一切皆为艺术”的可能,这也是文艺复兴对当代我们的一种馈赠。
都灵晴朗,万物有痕
在The New Mrs Clifton这本书中,英国女孩Tilly自言她最具意大利精神,而只有意大利才能包容她时而乖张时而沉默的极端性格。在都灵,扑面而来的正是这种高品质的包容:既有现代的锐利和强悍,又有历史的厚重与温柔;既有工业粗犷与力量,又有美食、园艺的精致与细腻。同学们的实践见证着这座意大利蓝色海岸之城都灵的多样性。
都灵雨后,阳光微醺。
在玛奇朵的暖调里,大声说一句:
Ciao, Torino
艺术学院Andrea Baldini教授先给大家上了一课。这位“非典型意大利人”的本科就是都灵大学完成的,而他的家乡则是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马萨。因此,他对佛罗伦萨和都灵这两座城市非常熟悉且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告诉我们:
“意大利的历史是由不同国家和文化组成的,在这些历史文化的塑造下,佛罗伦萨和都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首先,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发展的城市,长久以来浸润在地中海文化中,而都灵久经外国统治,与欧洲大陆文明更为接近。其次,佛罗伦萨更多地呈现出对历史古城的延续,而都灵在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的影响下逐渐成为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城市。因而,我们所见到的佛罗伦萨与都灵会有着较大的差别:佛罗伦萨是个充满古韵的小城,都灵则是规划较完善的现代化都市;佛罗伦萨注重传统与传承,手工技艺、古代建筑等都是其引以为傲的资本,而都灵以工业化生产、充满多样性和前沿现代著称;佛罗伦萨人或许更生动有趣,都灵人则更文明有礼。”
此外,他还特别提到都灵的食物文化。我们在Eataly感受到的所谓“Slow food”的概念生于都灵,发扬于都灵,愈发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在工业逐渐衰落后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这种追求高品质、精神性的文化气质其实就是都灵人最大的优点。
于是,在这个早晨同学们实体验和感受着都灵的各种真实的质地:喜爱文物的同学在博物馆的珍馐中大快朵颐;喜爱艺术的同学在美术馆的缤纷中且行且歌;喜爱购物的同学在城堡广场的琳琅里流连往返。
东方艺术博物馆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樊响同学说,只有亲临其地,才能感受密集的展陈中许多新奇古怪、在国内博物馆似乎鲜少出现的文物们,文物鉴定专业的人就会像触发警铃一般开始怀疑其真实性,将它们一张张拍下来回去考证,也通过文物看到这个文化独特的色彩。
王洁蓉则钟情于藏传佛教与伊斯兰的文物,许多是在国内见所未见的,令她对西藏心生向往。李羽丰在这里感到了艺术与莫崇毅老师的“薄衣贴体”的佛像雕塑的呼应。王钰祺则喜欢意大利城市建筑和街道上的装饰和花纹,感觉在生活的细节中他们已经内化了精致与美的天赋。
孙凯钰在这个上午为父母挑选了礼物,远在山海之外,父母依然是许多同学最深的牵念。潘韶玥穿行于大街小巷,品尝了意大利冰淇淋与意大利面,探寻着属于都灵的独特美食。她说,爱一个地方,是从胃开始的。
一个上午过后,大家纷纷满载而归,知识,美感,礼品,记忆,与古朴典雅的佛罗伦萨不同,都灵宛如袅袅女郎,欢迎着八方来客,又像是和蔼老者,使过客心如归人。
下午,我们穿越市中心繁华的罗马大街与古朴的红砖建筑,来到了河畔的都灵大学新校区Campus Luigi Einaudi。都灵大学是意大利乃至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始建于1404年,距今已有615年的历史。但这个校区则是新建的——光洁的玻璃包裹着线条流畅的建筑,倒映出天空与绿地的色彩,充分地显示出这所古老大学紧跟时代步伐的雄心。更棒的是,这座建筑矗立在动辄几百年的街道和建筑群众,丝毫不违和,人、建筑、自然和历史在此融为一体。
进入教学楼,迎面是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一位巨人手持着鲜红的插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或者在寻找着什么。颇具古典韵味的肌肉线条,和令人发憷的红色插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应。这是古典与现代的对抗,还是都灵人在试图整合二者中历经的困惑与痛苦?
教授Maurizio Ferrari和Gianluca Guozzo作了主题为“痕迹(trace)”的讲座,阐述了“痕迹”钩连过去与未来、记录存在与社交方面的指导意义,同时介绍了达芬奇与痕迹学的联系。
Maurizio Ferrari教授的演讲题目非常有意思:
“from Leonard to cellphone”
即“从莱奥纳多到手机”
他刷新了我们对于手机内涵的认知。他认为,手机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 Speaking——手机是新型的沟通交流的媒介。
● Writing——手机是人社会存在的证据。
● Recording——手机记录了人的生存痕迹,人们依赖这种轨迹。
● Constructing——手机构建了人们的社会现实。
正是因为手机有以上四种功能,所以Maurizio Ferrari教授认为,它恰恰能够更多地在社会和文化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而“痕迹”正是达芬奇热衷的领域之一,毋宁说,他就是化石足迹学之父。从痕迹推导历史的集成,从痕迹见证社会和自然的奥秘,这既是文艺复兴的方法,也是文艺复兴的精神。于是,过去的痕迹象征了人类的历史,未来的痕迹象征我们的创造力。
最后,他总结了“痕迹的困境”,即在当代社会,所有事物转瞬即逝,造成了我们写作、记录、交流的困境,进而衍生出痕迹的缺失。他提出了期望:希望我们永葆记录和收集痕迹的能力,不要让高速发展的社会磨灭我们的过去,遮蔽我们的未来——我们做了什么(行为)是不重要的,我们留下了什么才重要。
Gianluca Guozzo教授则从技术与精神表达上分析了达芬奇作品撼动人心的奥秘。“没有什么比视觉可以描述更多美丽激发更多的爱”。“人类灵魂有一种表达自我并且向外界表现自己的方式。”在模仿上帝的过程中,人类在艺术和技术领域做着同样的事。由于技术的巧妙应用,艺术以最清晰的方式发挥出来”。达芬奇存在于一个由线条、透视和颜色组成的艺术猜想世界的中心。他通过技术的力量,展现出人类精神变形的美。
在讲座提问环节,对于“痕迹”,孙凯钰同学希望了解“痕迹”的优缺点,Maurizio Ferrari教授认为,“痕迹”可以产生价值,人类行为也可因此被利用,进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大量的痕迹也会泄露个人隐私。
关于“痕迹”对人的影响,段景文同学向教授提出:“人死之前生活的痕迹会对其社会存在有影响,如果人死之后,痕迹保存了下来,这个影响会持续吗?”对此,教授的回答是:“从一个角度来说是会的,达芬奇之所以比他的父亲更加出名,就是因为达芬奇留下了更多的痕迹。人们留下痕迹的多少影响了其社会地位,如今我们大家都在尝试留下更多的痕迹来成名,也是受此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对于本人是否有意义还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痕迹”和创新的关系,郑家依同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代人所做的更多是根据时代需求去调整前人所得的成果,而我们已经有了太多前人留下的痕迹,那么现在‘原创’或者说‘创新’是否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了?”对于这个问题,教授认为这是相反的,“拥有更多的痕迹意味着我们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我们可以将过去视作当下,独创性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结构,与前后都有一定的联系。”
是的,五百年前
达芬奇在这里留下了艺术与科学的痕迹
如今,我们在七月的都灵
探寻着过去的智慧与未来的轨迹
或许,痕迹存在的意义
就藏在旅人漫步过的街道
学者十年如一日的研究
巨人沉默的思考中
也藏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Center
维纳利亚:科学与人文的奇遇
文物修复保护中心
如果说意大利之行
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那么
文物修复保护中心
则是一场视觉盛宴
······
位于都灵的文物修复保护中心(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Center)是意大利继罗马和佛罗伦萨的修复中心后第三个类似机构,在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中心由意大利文化活动部设立的非营利性基金会管理,有七个科学与文化实验室,为该中心的创始人以及其他公共和私人团体提供的文物进行恢复和保护。CRC率先开设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学士学位课程,设有专门的培训和研究学院,培训高素质的专业修复人员。该中心还鼓励研究,以培养国家与国际级别的文物和遗产维护的专业人才。
踏着清晨的阳光,我们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首先,老师介绍了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的性质,它不仅是众多修复实验室的集合,也是图书馆,是一所学校。中心不仅可以修复当代艺术品,也能修复古埃及棺椁,甚至可以修复达芬奇的精品。技术、科学和研究在研究中心的修复工作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通过3D模型等现代科学技术,高度还原文物的原型,从而最大限度地修复艺术品。通过以《最后的晚餐》为例,老师介绍了科学技术在修复这幅十五世纪的精品中的作用。
讲座过后,我们跟随研究中心人员的步伐,对实验室进行了参观。
纸制品修复实验室与包括皮革制品在内的其他部门积极合作,完成对文物的修复。对于地球仪而言,实验室做的工作主要是清理表面,对于纸张而言,修复则是一项细致而耗时的工作。例如,中心人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意大利著名化学家,小说家普里莫•莱维的元素周期表,由于其破损程度较高及其现代纸的材质,修复它可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中心的修复人员不仅仅是老师及专家,也有学习文物修复的学生。
在雕塑修复实验室,我们见到了一件混凝土雕塑,中心人员称,这是中心为数不多的混凝土雕塑。对于石制品来说,生态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众多的微生物在石制品上滋长,对其造成损害,增加了修复难度。
在画作实验室里,艺术品的修复体现了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和,学生与老师共同聚集在实验室,对如何修复画作进行讨论与实践。确定层层颜料的成分,确定哪些色彩是原画所有,而非后期损耗所造成,对技术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使用HSI data与MA—XRF技术,专业人员得以获得底层与其他层次色彩的信息,从而对画作进行修复。
来自历史学院文物鉴定专业的樊响同学对上午的参观感触颇深:
“这仿佛是我们专业上学期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课的全方位实践!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比如XRF(X射线荧光分析)以及多种最前沿的摄影技术,可以将油画中女性头型发饰的三层layer准确且清晰地呈现出来,化学元素和颜料呈色都是通过理性的、科学的方式得出。文物的修复与保护真的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当你陷入美学分析和艺术史学习的瓶颈与空虚时,它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从最真实最实践性的角度去发掘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比如绘制年代、画家的笔性、颜料的特点等等。当研究人员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解拉斐尔的这两幅木板油画的故事时,我可以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对这份工作的执着。除此之外,我还惊讶于研究中心设备的先进、资源的全面(来自意大利各种教堂、收藏家和博物馆等)和教学制度的创新,不过不意外的是基本全是女生,这和我们文物鉴定专业如出一辙,可能是女生更为细心的缘故吧。”
中午,文物修复保护中心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味蕾盛宴,老师和同学们在文物修复保护中心人员的介绍下品尝了意大利的传统美食,包括意大利饺子、马铃薯意面、肉制品、奶酪、咸菜和特色甜品等。
Reggia di Venaria
维纳利亚皇宫
下午我们来到了都灵赫赫有名的维纳利亚皇宫(Reggia di Venaria),它是自1997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上登记的“Savory Residence” 的一部分。由建筑师Amedeo Di Catellamont 设计,它的名字源自于拉丁语中“狩猎小屋”一词。
维纳利亚皇宫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处于一个延伸100公里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区,向南和向东靠近首都,并且四面围绕着茂密苍翠的森林。
整个皇宫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画廊、皇宫主体、花园、教堂。今天我们便按照以上的顺序对其进行了参观。
皇宫主体的设计融合了建筑师的科学技术与主人的艺术品味。室内设有灰泥、雕像、绘画,由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创作,同时,楼梯、外墙的立面装饰、天花板、以及各种装饰物品都精心安排布置,体现出强烈的建筑风格。
花园则体现出西方园林设计中“对称”的风格。修剪成圆柱形的树木,方形规整的花圃,锥形的灌木,几何形状的应用以及功能分区的严谨都体现出浓厚的西方美学。
教堂于屋顶采光,浮雕与绘画、大理石材质、错动的光线,都给它笼罩上神圣的氛围。
Share
分享会
参观完维纳利亚皇宫后,我们回到了文物修复保护中心,开展了一场分享会。意大利研修进程已过半,在讲座、博物馆和古迹间的体验与思考需要得到梳理总结,进而激发出更深层次的灵感。
艺术学院的祁林老师首先交流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艺术的研究会有两个超越性的方向,一条是人文的道路,另一条是科学的道路。在本次研修中得以窥见,无论是社会、历史、人文生活,还是工具、科技,都是深入研究艺术的两条线索。反之,由艺术进入人文与科学,也有利于打开思路,获得突破。
哲学院的宋立宏老师分享了他在佛罗伦萨之行中注意到的艺术品中的题材问题。他认为,文艺复兴艺术中的宗教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题材,以及十九世纪艺术中的世俗化趋势,都是值得关注的主题。
海外研修是一段切身体验的宝贵经历。车雨凡同学说,参观修复中心是一次非常独特的经历,从科技的角度审视艺术品于她而言非常新奇。而在参观过程中,比起殿堂之上光鲜亮丽的艺术品,未经修复的雕像带来的震撼更大,因为残损的痕迹是能够引发深思的历史的沉淀。
研修队伍中唯一的高中生文询同学表示,来到意大利最大的感受也许是迷茫。自称“新生”、“复兴”的佛罗伦萨并没有给她带来很深的革新感,反而比想象中呈现得略显干瘪。这由此引出了大家对于古城发展的讨论,当疲劳的古城肩负起现代化的城市需求,所呈现的是否是一种虚幻的历史感?
最后,Andrea Baldini教授对大家的研修做出展望,希望大家能在意大利寻找灵感,探寻继承与发展兼并、艺术与科学相融的道路。
从参观集合现代科技的修复实验室
到体验都灵slow food文化
再漫步于充满历史感与艺术感的皇宫
在维纳利亚的一天
似乎是我们意大利之行的小小缩影
其路漫漫
且看未来艺术、科学与人文
能有着怎样更精彩的碰撞
.......
上午篇
这幅长长的画卷中豪华的古堡和设计精巧的博物馆固然值得书写,但充斥着我们更多空白时间的镜头也无不深刻地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意象。
午后中央广场喷泉周围嬉笑玩闹的孩童
Lingotto地铁站和PORTA NORVA中央地铁站
之间玩味不尽的隧道
长长的天桥上在晚霞时分
与阿尔卑斯山绝美的山脊线的相遇
全都灵唯一一家火锅店里腾腾的热气和喧闹
……
都灵不似佛罗伦萨那样密集地铺设着整个文明和历史的浓墨重彩,但巴洛克的优雅柔美和精致的造型背后依然生长着从那个时代流落下来的悠闲和精致。悠长的夏日白昼,不紧不慢的行程,一处处安排都给予我们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自由探寻这座城市深处古往今来的生活。
而这第五天的上午的自由活动
注定献给一些不期而遇的片段
这是陈瀚老师最钟情的相机店,异国他乡面对着一堆真实的古董相机,对随行的同学们来说也是别样的听课体验。整个店铺都弥漫着一种上世纪中期的老摩登的味道。墙上的玛丽莲梦露,随意叠在桌角的黑胶唱片,洋溢着金属与序列感的打字机以及遍布四壁和地面的各式各样的相机整个把这家小店隔离二十一世纪。这些相机本身的质地和结构的表现大都与现如今很不一样,这些琳琅满目的收藏在令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实在引发感慨。架子上难得一见的间谍相机,巨大的风琴一样的黑箱,电影中出现的禄来双反,配合着各种奇怪的对焦方式和快门,作为相机他们俨然已经行使不了自己的功能,但作为经历了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曾经叱咤风云在各大场合记录过无数珍贵瞬间的一件老物,他们的背后的文化符号和由此引发人的联想才更有价值。这也正如我们这十天所见的意大利,那些从中古世纪流传下来的街道和古堡,除去外观的恢弘雄伟,其实其内部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已经多少有些累赘,而意大利的人民为了捍卫其背后的历史和辉煌则毅然而然决定用极大的代价去修复和翻新,用设计来架起历史与现代的桥梁。也许抛却了这种历史和记忆,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家坐落在一个大拱顶之下的画廊古籍书店亦是一处令人惊喜的巧遇。这家店主人是铁了心要秉持古意的,处处都是积了灰而又堆到顶高的旧书,一些老旧的地图和画作装裱得体地挂在墙上,店内柔和的黄色灯光像极了中世纪照明的烛光,就连摄像头的影像都是通过一个美丽而老旧的黑白电视机在诗意地放映。我们一遍遍上楼下楼徘徊惊叹,而店里的伙计们却旁若无人地继续着他们手头的装裱或者裁剪,真是宛若误入了一个百年以前的空间。只是不知道为何这些衬衫领带卷发高鼻的意大利人竟会令人神情一恍惚,宛若看见了中国古代那些专心致志挥毫的文人和画家,他们对待自己文化那样专注而投入的态度,在万事万物都复杂了起来的今天,是否又有些许纯粹的留存呢。
芦香火锅
都灵街头出现的火锅店大大满足了大家的胃的乡愁。它包含了一家中餐店能拥有的所有优点,价美物廉,食材新鲜,锅底多样,自助。火锅店老板是温州人。这一路中餐访谈下来,大多数中餐厅老板都来自温州。其实意大利不是中国人热衷移民定居的地方,都灵也不是意大利的旅游胜处,而即使温州人善于做生意早已声名远扬,在如此偏僻遥远的小城,他们也在运用着他们经商的智慧生根发芽,却是之前所想所未想的。于国人来说此地莫不是我心归去的慰藉,对外国友人而言这也是感受东方饮食的绝好去处。
逛街
“街”不是一个确切的地点,但却胜似一个地点,包含了我们对许多店铺雷同的情感。女孩们的逛街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此时又正值意大利的年中大促,没有被发配任务的上午自然就腾出了大笔时间给化妆品和衣物。而这一群多少有些艺术修养的学生,对美的追求自然是永无止境。这些美不仅仅是我们在大大小小美术馆博物馆亲眼所见的那些昂扬的雕塑,细腻的笔触,坚实有力的结构,那些美固然惊心动魄荡涤心灵,然而精致的妆容,得体的穿着,自信的神情也同样赏心悦目。
下午篇
经历了上午的放松,我们收拾了心情准备前往埃及博物馆,去一探埃及文化与都灵不可思议的碰撞。
破译了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罗塞塔石碑的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曾说,“通往埃及的孟菲斯和底比斯,都灵是必经之路。”
从古代的油画,到现代的雕塑,都灵的博物馆里许多古今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很多人也许想不到,都灵还拥有一座世界上第二大的埃及博物馆。
一、都灵埃及博物馆的由来
都灵埃及博物馆成立于公元182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致力于古埃及文化的博物馆之一,到今天已经开放了接近两百年。馆内收藏了从前王朝时期到科普特时期的文物,横跨四千多年的历史。馆中藏品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史的珍品,如神祇和法老的雕像、木乃伊、具有重要意义的莎草纸文本、日常生活用品、乐器以及一些罗马、古罗马和史前,以及自然历史遗物等。馆中最为人熟知的藏品则是阿蒙霍特普一世雕像、狮头人身的赛克荷迈特女神雕像、图坦卡蒙与阿蒙神的雕像等。
为什么在都灵会有一个埃及博物馆?
实际上,都灵埃及博物馆的收藏品首先应归功于萨伏伊王室。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提高皇室的声望,收集了大量埃及文物,建成这一博物馆。
王室于1824年购买了曾是拿破仑战争时期驻埃及的法国总领事贝尔纳多•德罗韦蒂个人收藏的约8000件文物,其中包括了石棺、木乃伊、莎草纸、珠宝和雕塑等。在19世纪,博物馆也从私人收藏家或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中获得了一些小型藏品。1903年至1937年间,Ernesto Schiaparelli和Giulio Farina在埃及进行的考古发掘为都灵带来了约30,000件文物。
博物馆于1908年进行了第一次房间重组,并在1924年国王正式访问时进行了第二次更重要的重建。在博物馆收集了众多意大利考古团队的发掘成果的基础上,1967年博物馆接受了由埃及政府为感谢意大利对受阿斯旺大坝水域威胁的努比亚寺庙的援助而捐赠的,来自埃勒的图特摩斯二世(前1450年)石砌神庙这样的稀世珍宝。
目前,博物馆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木乃伊和宗教祭祀品一直都处于展室的中心位置,但是古埃及平民的日常用品和家具也很夺目,这些文物展现出了古埃及人浓郁的生活气息。
经过2015年最新的改造后,整个博物馆分为五个楼层,分别有介绍博物馆历史的展区、棺材画廊、皇后谷、努比亚室等,其中最高层专门用于各种拥有特定主题的展览。
二、漫步在埃及博物馆中
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真正进入埃及博物馆。
木乃伊:图中的木乃伊是五千年前的一名男性,其简单的随葬品告诉我们他当时是一名农民或猎人。在发现这具木乃伊的时候,他的尸体上还盖着床单和一张席子。
第三王朝蕾蒂特公主石雕:这件石雕极有可能出土于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孟菲斯,雕刻的是第三王朝的一位公主,碎玉古埃及石雕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蕾蒂特公主端坐在一把矮背小椅子上。这座石雕正好与埃及史上首座完整的大型石雕——位于萨卡拉的卓瑟金字塔建造于同一时期,该雕像的表现手法成为一千多年里王室雕像的样板。
图坦卡蒙与阿蒙神的雕像:阿蒙神端坐在宝座上,旁边站立着的是法老图坦卡蒙。法老的身形和旁边的神袛相比显得娇小,但他们的面孔大小却是一致的。这个雕像由此也表现了站立的法老对坐着的神袛的敬畏。
三、“Archeologia Invisibile”特别展览
“Archeologia Invisibile”是我们参观时博物馆里的特别展览的主题,也是整个参观过程中令我最震撼的部分。其中有一个展厅将图坦卡蒙棺用石膏重现,通过数字化的设备还原了棺木的绘画过程,直观的视觉体验给参观者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个展览的目的是阐明文物研究过程中中信息重组中的细致工作所要求的原则、工具、实例和结果。而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革新,在今天我们能够将科学应用于其他学科,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文物本身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人体感官提供了有关文物的基本信息,例如它的外观,大小,形状,颜色,甚至是人、自然或时间给它留下的深刻的痕迹。然而,这一切显然不足以揭示整个故事和生命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得益于今天考古学与化学,物理和放射学技术的跨学科联系,研究人员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过去”,使看不见的东西可视化,揭示埃及博物馆藏品的物质遗产所释放出的信息的目标将能够逐渐实现。
这次的“Archeologia Invisibile”主题展览,让我再次惊叹于意大利对于文物研究的深入。当博物馆实现数字化,对整个社会的藏品管理、社会利用、藏品的价值判断、文化教育等都能有新的启发。
公共艺术与电影艺术狂想曲
被忽略的都灵风景
都灵的早晨,阳光有些灼眼。推开旅店的大门,一股热浪裹挟着这过分热情的阳光扑面而来,新的旅程开始了。上午,我们前往市里体验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往常一样,我们踏上Lingotto车站前那座宽敞的红色吊桥,乘坐地铁一号线,来到位于市中心的Porta Nouva,然后穿过一座座长廊去往目的地。这段路,我们已经变得熟悉起来。从Lingotto到Porta Nouva,我们总是行色匆匆,然而今天我们放慢脚步,去捕捉沿途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风景。
在每日必经的途中,有许多引入注目的涂鸦,吊桥上,水泥柱上,商店的墙面上…它们如同在这座城市的血管里流淌的另一种血液,不断流动,不断蔓延,直到遍布每一个拐角。它们被涂抹干净,再重新生长,如此往复。
在这座城市看过了许多高雅的艺术的我们,面对大量的涂鸦带来的视觉冲击,不由地频频侧目。这些涂鸦仿佛在展现都灵的另一面,那是充满激情,充满叛逆,充满喧嚣的一面。
它以最强烈、最凝练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某种信息,这与那些需要静观的古典油画和雕塑完全不同,但同样充满生命力。如果说我们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去寻找那高雅文化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那么都灵的涂鸦就像旅行意外收获的彩蛋一样,为我们呈现亚文化的力量。
沿着Porta Nouva的街区慢慢地走着,鸽子们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的脚步,沿路传来细细的小提琴声,那是街头艺人的演奏。
离集合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找了一家中式餐厅,坐下来准备吃点东西,为下午的参观备足体力。饭店的伙计们大多是中国小伙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都灵有许多这样的餐馆,一副副熟悉的中国面孔出现在这个陌生而遥远的城市里,为旅途增添了许多暖意。
下午我们来到了都灵最高建筑Mole尖塔的内部——意大利国立电影博物馆 Museo Nazionale del Cinema。在世界大战之前,都灵一直是意大利电影工业的中心,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意大利电影业在都灵的发展史。常规展厅里面陈列了早期电影制作的摄像、成像器材和一些交互设备,博物馆中心处的回旋坡道上还进行着期间限定的emoji表情包特展。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光与影的展厅,步入展厅伊始,探寻的目光便被展陈的皮影人物和场景所攫住,心中升腾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皮影元素进行对阴影轮廓的艺术表达,陌生之处在于相较中国强调动态与节奏感的皮影戏,这里的影更加注重场景的描绘和氛围的烘托。这个展区巧妙地将影调这一重要的影视元素通过活泼有趣的皮影元素进行阐释开启了我们的电影探索之旅。
皮影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诞生于1895年的电影艺术,则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产物。中外理论界均认为皮影对电影的起源具有深远影响,两者之间颇具渊源。法国著名电影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著作《世界电影史》中曾言:“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国内亦有学者认为“皮影是电影的第一种史前形态。”我们大致可将皮影对电影的影响划分为光影原理、场景布置和形象创造等方面。从古老的皮影艺术中,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某些电影艺术的关键元素,如光影、幕布与场景构建及活动的影像等。电影先驱乔治·梅里耶在电影《月球旅行记》中率先使用的移动摄影等技术手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皮影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手臂移动产生不同情节与形象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光的部分则是用实物与数字交互向我们介绍了传统摄影的成像原理,其中包含了凸透镜与小孔成像、光的色散等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在课本中早已学过,但精心设计的交互体验和精巧展品使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传统电影的场景合成展示区,其中包含了各种精密复杂的建筑模型,同时还有按照空间透视顺序排布的平面部件,通过与灯光配合,呈现出纷繁的合成场景。同时,馆内还使用了转轮、圆盘等工具将传统影像的动态展现原理进行了演示。这些演示设施都可以自行手动操作,每一个按钮牵动的动态效果都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除了展示制作原理,展厅中还摆放着照片、手稿、相机、相框和相册等承载了百年时光的器物。这些拙朴传统的影视遗产对比当下新锐先进的CG技术显得格外鲜活厚重,它们被保存得这样完好,唤醒了我们对传统的影视技术的兴趣与崇敬之心,使我们不禁为近日毁于大火的京阿尼工作室中的手稿与设备感到深深地惋惜。
在科技感与古朴感并存的展厅游览,我们感悟到电影的发明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变革,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一百多年前可能只是几位天才脑袋里的构想,而这构想又是基于其他点点滴滴的技术进步。也许今天的一些技术的萌芽也会在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会在未来彻底改变大众的生活。
乘上小电梯,我们来到了电影作品展示的楼层,这个展厅分为了上下两层,并十分巧妙地将两层结合了起来。下层主要介绍了电影的拍摄过程,上层则陈列展示了各种电影的商业海报,两层之间由放映着电影片段的特色布景进行连接。
沿着螺旋型的坡道,我们参观了emoji特展,整个展览首先以最为简单的颜文字作为开端,随后通过人脸与动物脸匹配的小游戏介绍了五官特征化的一个思路,同时还截取了各类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神情帮助我们体会夸张的面部表情是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最后则是表情分析的应用环节,包括了设计动画作品的人物神态和利用avatar的表情捕捉设备、调整参数等方式定制电子游戏与社交媒体中的个人形象。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博物馆,与博物馆主场地相连的安托内利尖塔高达167.5米,如今已成为都灵的标志和象征,在两分欧元硬币的背面可以找到这座尖塔的图案。我们从博物馆一楼乘坐电梯直达塔顶,最终达到了都灵城的制高点俯瞰城市风光。
触碰阳光下的当代艺术和美术教育
过去的一周,我们在都灵王宫博物馆与达芬奇的自画像对视;在Eataly感受意大利独特的慢食文化;穿越繁华的罗马大街与古朴的红砖建筑,在都灵大学探讨“痕迹”的意义;在文物修复保护中心学习如何从科技的角度审视艺术品;在埃及博物馆体验数字化技术与文物的高度结合;在国立电影博物馆回顾意大利电影业的发展史……
最后一天,我们选择走出古典和近代,漫步在都灵七月的阳光下,尽情感受当代城市艺术的魅力。
城市艺术博物馆(MAU)位于都灵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的私人建筑中,1853年初始为历史工业区,后逐渐演变为居民、地方和村庄三方合作的老露营区,直到今天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户外艺术聚居地。
MAU的独特之处在于,绝大多数作品都位于私人建筑的墙壁上。这使其成为当代艺术扩展教学的前所未有的典范。
MAU的历史沿革:
1959年,都灵的城镇规划奇迹般地拯救了一部分城市空间,其内部的网状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包括低矮的房屋,宽阔的庭院,适当的植被覆盖,狭窄的街道,以及商业,艺术,社会和娱乐活动。
1995年,公民可以在私人建筑的墙壁上进行共享艺术作品的创作。
1998年,都灵市政府为MAU进行第一笔捐款。
2000年,MAU成立为独立协会。
2011年4月12日,都灵市议会成立了城市艺术博物馆委员会和Campidoglio区公共艺术小组委员会。由此,MAU正式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博物馆结构。
2014年4月1日,MAU被列入公认的历史现实,作为都灵公共艺术框架决议的一部分。
2016年,开始与Via Luini的商人和工匠协会合作,使街区成为街头艺术作品的特色。
在了解过博物馆的大体架构与历史沿革后,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在阳光下,置身艺术品之中,尽情领略光影与城市艺术的魅力。
装置“光与阴影”由Carlo Giuliano于2001年创作,由四百个粗糙的金属钉,对称排列而成,随着一天中光源(阳光和人造光)的变化,呈现出的迷人折射效果。
都灵艺术家的风格体现为其能在“现代性”和“当代性”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Carlo Giuliano一方面在作品中体现出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相关的许多信息,另一方面,他又深刻意识到艺术创作扩展和集体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环境和公众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例如GEC于2016年创作的作品花卉视频监视系统(Sistema floreale di videosorveglianza),当我们通过Bepart来拍摄时,可以看到画面中静态的花朵变成动态,甚至可以飞出画框。
都灵美院
结束对MAU的参观,我们乘坐有轨电车来到了与MAU渊源颇深的都灵美术学院。都灵美院作为意大利最古老的美术学院之一,在十七世纪前半页就作为培养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大学存在于世,在1652年变为“圣·路卡画会”,并第一次开始担当起艺术学院的角色。随后在1678年由玛利亚·乔瓦娜(卡洛·埃马努埃莱二世的遗孀)效仿巴黎皇家学院确立为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经过1778年维托里奥·阿美德奥三世的改革,和拿破仑统治时期,在1833年左右由卡洛·阿尔贝托实现了其真正意义上的重建,并改名为皇家学院。
正在学院美术馆实习的两位中国留学生作为向导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个人在都灵生活的一些情况。
我们了解到,都灵美术学院目前开设了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例如绘画、艺术新技术、室内装饰设计、雕塑艺术、艺术教学、企业艺术设计等等。都灵美术学院还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与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互换学生交流学习,以培养国际化的现代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都灵美院是意大利唯一一所拥有属于自己美术馆的美术学院,收藏了许多蒙西纽尔·莫西侯爵与萨沃依家族珍贵的艺术作品。学院美术品画廊经重新整理组织后再一次地向公众开放,门票5欧,学生票3欧,每天10点——18点开门,但对学院的学生和老师是免费的。
向导为我们重点介绍了画家Matteo Olivero的作品,这位意大利画家,以再现阳光反射而无需物理混合色素的技术而闻名,被认为是意大利分裂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参观途中,我们还遇到了正在临摹作品的学生。仔细观察她的作品,不难发现,这并非简单临摹画作,她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也许是重新定义身体的性别,或者创新肢体呈现的角度。
在意大利的最后一日结束了。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熟悉的Lingotto站下车,在晚霞中走过长长的大桥,像第一次看到阿尔卑斯山脉一样,最后一次眺望远处的雪顶。
两周的时间,我们试图更多更深地去探索意大利、去领略文艺复兴精神、去“触碰”艺术与科学......每一次参观、学习,都像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惊叹、振奋。我想我们会心存这份热情与憧憬,像文艺复兴人一样,积极探索世界背后的奥秘,不断学习、不断成长。